最近外贸订单暴涨?外贸订单大增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外贸回暖,海外需求暴涨,这些行业出口“爆单”
- 2、订单暴涨,利润暴跌!这些外贸公司“撑不住了”
- 3、「每日经济」“明年的外贸形势可能很严峻”,怎么办?
- 4、汇率波动、运费暴增、账户冻结,义乌外贸人如何求变
外贸回暖,海外需求暴涨,这些行业出口“爆单”
1、消费者从商场转向网上购物,来不及转型的传统商人们,一片哀鸿遍野。后浪来的时候,没有一朵前浪是无辜的。对比愁云惨淡的传统零售业,电商在这次疫情中异军突起。美国食品杂货零售巨头塔吉特,第一季度线上销售额比去年增长了一倍多。4月全球跨境包裹量同比增长46%,外贸复苏迹象明显。
2、余焕只是国内数万跨境电商小卖家之一。根据海关总署今年1月发布的统计数据,2020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验放进出口清单25亿票,同比增长63%。
3、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,航运行业经历了一轮久违的复苏。与2007年的航运超级周期不同,这一轮周期的焦点从干散货转移到了集装箱。11月27日,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表示,自7月以来,由于中国出口货运量的急剧增加,出口集装箱的需求激增,导致外贸物流领域普遍出现集装箱短缺和运费飙升的现象。
4、宁波一位日用品出口企业的老板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。他提到,订单虽然多,但由于人民币升值,利润微薄。一些通过外贸公司出口的企业还能勉强应对,但直接出口的企业则面临巨大压力。CIF和FOB两种贸易方式中,CIF因包含运费而亏损更大。此外,运费的暴涨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成本压力。
订单暴涨,利润暴跌!这些外贸公司“撑不住了”
虽然订单量暴增,但他们的收入却没有想象中那么丰厚,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人民币近期的大幅升值。汇率的下跌,对外贸行来说就是,一夜之间,可能蒸发了几十万,甚至上百万。此外,有些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公司也正为员工发工资发愁,因为公司账面上的人民币,已经不多了。
从事外贸多年的Jason表示,订单下滑幅度高达50%至60%,大量大额订单被取消。面对这种情况,不少企业纷纷裁员或暂停生产,以节省成本。欧美地区的物流和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,码头、港口和仓库均处于半瘫痪状态,商场也纷纷关门,这使得一些企业的货物积压,难以销售。
曾经以日赚一辆宝马著称的福建长乐县棉纱企业,如今面临停产的困境,以应对不断减少的订单。曾声称接单接到手软的广东棉纺类外贸企业,也减产以应对无利润的订单。中国出口类企业的困局在棉纺行业得到了体现。
国外股评团队Zero Sum Gamer分析,假设新冠病毒会促进APT有一年的大额订单利润,将2020年营收/净利润的一半计入2021年,疫情结束后公司价值将达到29亿美元,然而APT目前的市值约为21亿美元,这意味着即使在最佳情况下,股东的头寸仍可能下跌30%。
因为一直做外贸,王刚深知质量的重要性。4月15日,公司拿到SGS中国和欧盟CE认证。 刚拿到认证,公司就接到意大利110万只一次性防护口罩订单。当时,过滤95%级的熔喷布每吨50多万,核算下来每只口罩成本人民币9毛,可卖一块三四。因为是外贸公司订单,对方拿走过半利润,每只口罩还能赚两三毛。
「每日经济」“明年的外贸形势可能很严峻”,怎么办?
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近期表示,尽管外贸近期保持快速增长,但其中包含的防疫物资出口等“一次性因素”并不具备持续性,下半年外贸增长已开始放缓,明年形势可能面临严峻挑战。面对外贸波动,中央提出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,确保外贸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,避免大幅波动对经济增长和市场参与者的负面影响。
明年的产量会减少,但整体产值要视明年的经济形势而定。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刘志荣则认为,明年的产叶价格肯定会出现上涨,涨幅应该在30%,一是因为产量出现减少,二是人工费近年来已出现连续上涨。
月22月-26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赴安吉调研转椅行业外贸形势,从多家家具企业负责人处了解到,他们多为贴牌生产,相比传统的外贸订单,线上B2B订单增长成为今年区别于以往的一大变化。此外,潮水的方向正在改变,头部企业除了发力线上跨境B2B业务外,还通过跨境B2C平台、自建海外独立站等布局自有品牌。
汇率波动、运费暴增、账户冻结,义乌外贸人如何求变
义乌市赢嘉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婷表示,一个集装箱柜子原本有3万美元的利润,但因汇率波动可能损失3000美元,运费暴涨又损失一两万美元,甚至可能遇到账户被冻结的问题。陈文婷指出,贸易商也在积极寻找解决之道,比如尝试用人民币直接结算来规避汇率风险。
在一系列挑战下,义乌外贸人也在危中寻机,积极求变。多位当地外贸人对记者提及,会积极探索人民币结算的可能性,而在美元结算时,鉴于人民币汇率处在升值阶段,与海外客户报价时,在协商后可尝试报到2~3的价格,避免几个月后收款时因汇率波动而导致损失。同时,他们也开始更多关注锁汇的方式。
义乌,这个被誉为贸易天堂的地方,如今却面临多重挑战。除了运费大幅上涨,人民币汇率波动也给外贸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然而,最令外贸人头疼的还是“冻卡风波”的持续发酵。“冻卡风波”不仅在4月爆发,其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退。5月27日,第一财经记者再次探访义乌,了解贸易人及相关部门的情况。
标签: 最近外贸订单暴涨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