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外贸新闻?中国外贸新闻读后感800字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海关总署: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必然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
- 2、商务部:外贸出口企业转内销面临三大难题
- 3、新闻分析:出口反弹进口走弱,稳外贸仍需加力
- 4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:稳外贸稳外资将有新举措
- 5、中国外贸形势稳、资本市场韧性强,美式如意算盘注定落空
海关总署: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必然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
1、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、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指出,全球市场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下降,这将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产生负面影响。近期,我国的外贸订单数量有所减少,反映出这一趋势已经开始显现。李魁文强调,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。
2、海关总署发言人李魁文14日表示,国际市场的需求萎缩必然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,外贸新订单减少等问题开始逐步显现,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容低估。3月回暖带动一季度好于预期。数据显示,3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有所回暖,进出口总值为45万亿元,同比下降0.8%,降幅较1-2月收窄7个百分点。
3、海关总署指出,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对中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,外贸新订单减少等问题开始显现,但中国外贸韧性强、竞争力强,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也很强,有信心稳住外贸基本盘。一季度,中国进出口虽然下降了4%,但降幅较前2个月明显收窄1个百分点,外贸进出口有所回升。3月进出口有所好转。
4、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57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下滑4%。其中,出口额为33万亿元,减少14%,进口额为24万亿元,下降0.7%,贸易顺差则减少了80.6%至983亿元。
5、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,5月份中国的外贸表现出现了复杂的变化。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7万亿元人民币,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%。其中,出口额为46万亿元,同比增长了4%;而进口额则降至01万亿元,同比下跌了17%。贸易顺差达到了4425亿元,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60.6%。
6、中国网7月14日讯(记者 吴佳潼)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2020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。
商务部:外贸出口企业转内销面临三大难题
第三,品牌建设难。外贸出口企业在国内市场知名度较低,进入国内优质零售渠道面临挑战。此外,商务部已采取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。
外贸出口企业转内销后,自主品牌市场知名度不高,进入国内优质零售渠道存在一定困难。商务部将继续推动稳外贸系列措施落地,从降低企业内销成本、加大内销支持力度、用好产销对接平台、拓宽线上合作渠道等方面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。
商务部指出,外贸企业在转向内销市场时遇到了三大难题。这些难题具体包括:拓展销售渠道困难;生产线调整不易;品牌建设面临挑战。这些企业在转向国内市场时,常常遇到市场渠道不熟悉的问题,对国内的市场准入、销售和结算规则缺乏了解,导致争取国内订单变得困难。
首先,拓展销售渠道困难。外贸企业习惯于订单式销售模式,转向内销后需适应市场销售规则,争取订单难度增加。其次,生产线转换面临障碍。国内外标准不一,转内销产品需按国内标准调整,否则无法销售。此外,一些产品的设计、技术、款式由国外客户定制,内销时需获取授权。
新闻分析:出口反弹进口走弱,稳外贸仍需加力
1、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分析指出,外贸连续14个月正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国际经济持续恢复、中国积极开拓新市场以及去年基数较低等因素。今年前7个月,中国对东盟、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均呈增长态势,其中对东盟和欧盟的贸易额分别增长26%和24%,对美国增长29%。
2、刘元春认为,疫情后各国将快速启动供应链、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再布局,这将直接导致全球分工体系和贸易格局的重大变化。下半年,我国外贸业应进一步提升内部产业链、供应链完备性,增强海外产业链、供应链替代的动力机制等。
3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表示,外部需求回暖和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将继续支持我国外贸的发展。然而,当前外贸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,包括原材料价格高企、人民币汇率波动和海运物流不畅等问题,这些因素进一步挤压了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,影响了他们的接单意愿。
商务部新闻发言人:稳外贸稳外资将有新举措
1、商务部在最新发布的新闻中透露,将推出一系列新措施以稳定外贸和外资。据商务部发言人高峰介绍,今年前五个月,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为18686亿元人民币,同比下降16%。总体来看,服务贸易呈现两大特点:一是服务贸易逆差大幅减少;二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继续提升。
2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最近一次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,今年1月至5月,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为18686亿元,同比下降了16%。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总体服务贸易逆差有所增加,但逆差幅度明显缩小。
3、商务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,抓紧研究制定稳外贸稳外资的新举措。在稳外贸方面,将继续围绕保居民就业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市场主体的要求,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实,陆续出台相关政策,加大支持力度保住中小微和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。
4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7月2日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商务部正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前期调研结果,积极研究制定新的稳外贸和稳外资举措。在稳外贸方面,商务部计划推出一系列政策以支持中小微和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。
5、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,商务部正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新的稳外贸和稳外资措施。在外贸方面,商务部将推出一系列政策,重点支持中小微和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,通过完善出口退税机制,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信贷、信用保险及担保服务,加速跨境电商等新兴贸易模式的发展,同时加强对外贸服务平台的支持。
6、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出口退税方式,加快退税进度;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、信保、担保等融资支持;加强人员往来保障;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;鼓励建设海外仓,加大对外贸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。
中国外贸形势稳、资本市场韧性强,美式如意算盘注定落空
总的来说,中国的外贸和经济表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,能够应对外部压力和挑战。美国的极限施压政策不仅损害了全球经济,也会对自身经济造成长期影响。
优化营商环境、多元贸易伙伴和企业挖潜创新能力,构成了中国外贸的三大底气。中国不会在美国市场这一棵树上吊死,而是通过开拓新市场,实现“东方不亮西方亮”。环球时报指出,中国经济有能力另辟蹊径,抵御外部干扰。
除了外贸形势稳定,中国资本市场也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。证监会表示,美国给中国贴上“汇率操纵国”的标签,违反常识与规则,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。当前,中国资本市场的抵御冲击能力在不断增强,外部干扰无法阻挡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。
在国际贸易紧张局势中,中国以一组亮眼的外贸数据回应了美国的指控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前7个月,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41万亿元,同比增长2%,其中出口增长7%,进口增长3%。这不仅表明中国稳外贸措施有效,也反映了中国在面对全球经贸风险时的韧性和灵活性。
中国不仅外贸形势稳,资本市场的韧性也显著增强。证监会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,中国资本市场的韧性在不断增强,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也在提高。尽管美国施压,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步伐并未因此受阻。对于美国的指责,中国媒体和专家进行了有力反击。
中国除了外贸形势稳,资本市场韧性也强。证监会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,美国给中国贴上“汇率操纵国”的标签,违反常识与规则,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。当前,我国资本市场的韧性不断增强,抵御冲击的能力在提高,外部干扰无法阻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步伐。
标签: 中国外贸新闻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